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2023-06-28 15:21:36百科知识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简介近日,华北、黄淮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为何6月北方地区就出现如此迅猛的高温天气?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往年热?气象专家进行了解析。
近日,华北、黄淮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为何6月北方地区就出现如此迅猛的高温天气?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往年热?气象专家进行了解析。
京津冀地区近日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
气象监测显示,6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两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在6月14—18日和6月21—24日,区域平均高温日数达9.5天。6月21—24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最高气温在38—41摄氏度。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介绍,22日,北京市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摄氏度,突破6月历史极值。23日、24日,观象台最高气温均超40摄氏度,这是观象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连续3天气温突破40摄氏度。
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并持续至23日、24日。23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今年6月以来(截至24日),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中西部以及新疆大部等地,京津冀鲁豫平均高温日数为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3天,北京达到9.8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5—2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范围和强度明显减小。27日起,华北、黄淮等地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预计27日,华北平原大部有37摄氏度以上高温,28日高温明显减弱,29日起,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将再度出现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多种因素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维持
据张芳华介绍,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第一,在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而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第二,这一带高空在高压脊控制的情况下,天空的云量较少,太阳辐射较强,非常有利于气温的升高。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盛行的下沉气流,也会造成下沉增温效应,使气温升高;第三,目前刚刚进入夏至节气,白天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持续和维持;第四,华北、黄淮地区白天的相对湿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也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从平均情况来说,6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当,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气候极大值来看,北方大于南方。”张芳华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方处于多雨时段,副热带高压还没有控制南方地区,不利于出现很强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而在北方地区,这段时间容易受到大陆暖性高压脊的影响,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空气干燥,相较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
高辉介绍,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在6月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
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
预计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今年夏天我国南北方是不是都很热?高辉分析,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受厄尔尼诺影响。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同时,已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尤其是大陆高压脊影响,这和盛夏时段北方湿热高温的影响因子有所不同。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也高于常年同期。但南北方出现高温天气的集中时段不一样,南方地区一般在盛夏时间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间段。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研究员柳艳香建议相关地区居民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随时补充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户外工作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射的最热时段,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编辑: 王麓棣
很赞哦! ()
上一篇:侧卧看手机小心造成身体损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签劳动合同,这些要注意!
对于即将离开校园、迈入职场的小伙伴来说 -
夏季的这些小虫子,当心带来大麻烦
随着夏季的来临,旅游旺季也悄然而至,很多人都将外出旅行计划提上日程。但无论是在国内游玩,还是去东南亚旅游,甚至奔赴遥远的非洲、南美洲,虫媒传染病都不得不防! -
居家办公,还有这些劳动问题待厘清
因疫情影响,居家办公成为现阶段企业普遍采用的主流办公方式 -
别让“科学谣言”钻了空子
“碱性水能治病”“碱性水能改变人体的PH值”,这是十多年前就被证伪的“科学谣言”,如今却在一些商家的营销之下又悄悄“复活”。据媒体报道,有经营者通过销售平台、广告语、产品包装等误导消费者,暗示碱性水对肿瘤、痛风、骨质疏松、血糖、脂肪肝等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