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案说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
警惕!微信零钱提现时,千万别这么做!
把钱存在零钱通内需要用的时候却提不出来一般人会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可陈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网上搜微信客服竟会导致她被骗13000元 真实案例:3月7日晚浙江
2023-03-20【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警惕这六类诈骗“陷阱”!
北京银保监局16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六类典型诈骗陷阱。典型陷阱一代办保险、代理退保骗局
2023-03-20【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视力反倒下降了”——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
新华社太原3月15日电题: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视力反倒下降了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新华社新华视点
2023-03-20【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万物皆可“预付”?小心这些套路!
新华社合肥3月15日电(记者陈诺 栾若卉)健身卡、螃蟹券、民宿卡、网络会员近年来,作为一种新消费模式,各类预付式消费便利了生活、繁荣了市场。记者
2023-03-16【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免费XX”,真的免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连续两年居于首位保健品坑老屡屡发生
2023-03-16【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新冠还会回来吗?还会再次引起大规模传播吗?多位专家解读
近日,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的消息引发大家关注。新冠还会回来吗?会再次引起大规模传播吗?成为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多位专家对此进行
2023-03-14【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春暖花开旅游正当时?骗子已经蠢蠢欲动
近期,全国各地旅游业陆续恢复生机,国内旅游业务出行量骤增。不法分子乘机利用办理签证、购买机票、冒充客服等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2023-03-14【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为啥人一上车就爱睡觉?原来是这样被“催眠”的!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坐公交车的时候,刚上车还能看一看车外的风景,但没过多久,就开始打瞌睡了。01 为什么人坐车的时候这么容易犯困呢?
2023-03-1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膨化食品真的没营养吗?专家这样说
雪米饼、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因口感松脆、口味多变而颇受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然而,因为营养成分不全面,加之有些膨化食品含油脂较多,所以常被家长们看作
2023-03-1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消费提醒:口服玻尿酸、胶原蛋白“保持年轻”不靠谱
近年来,妆食同源概念风头正盛,各种玻尿酸矿泉水玻尿酸口服液胶原蛋白软糖等不断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销量也水涨船高
2023-03-09【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已有多人中招线下演唱会购票诈骗!公安部发布重要提醒
万众期待的线下演唱会回归,多位歌手陆续官宣演唱会行程,很多歌迷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好抢票了。然而,再想亲临演唱会现场,也得提防被骗!3月2日,公安部网安局发布重要提醒
2023-03-06【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白色草莓是转基因水果吗?还能不能放心吃?
草莓,一种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仅酸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不过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草莓大都是红色的,很少碰见过其他颜色的草莓。但你2023-03-0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菜鸟官方辟谣诈骗新手段,教你如何防骗
人们的防骗意识在不断提高,骗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最近有不少网友都反映自己收到了菜鸟裹裹菜鸟驿站发出的信息通
2023-02-15【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哄抬连花清瘟药品价格?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近日,针对部分药品等涉疫物资价格波动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以电商平台为阶段重点,对相关哄抬价格线索进行了集中摸排,组织重点省份市场监管部门对具体线索进行逐一核查。初步发现涉
2022-12-1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硫酸铜鱼大量流入市场,渔民自己都不敢吃?科学数据揭示真相!
近日,心安纪实等自媒体发布视频称淡水鱼养殖普遍使用硫酸铜,硫酸铜鱼大量流入市场,渔民自己都不敢吃,铜离子有可能诱导老年痴呆视频发布者更用
2022-12-12【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韦东奕又被“消费”了?网传带领奥数队夺金,真相是……
近日,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2022-07-25【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别再吃了!这类食品,禁售!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13日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
2022-07-14【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男子编造散布“我的确有后台”等虚假言论 行政拘留!
6月27日,我局依法行政拘留一名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人
2022-06-29【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借条上不写自己真名就不用还钱啦?没门!
借款人以借条上签名与本人身份证名字不一致为由矢口否认借款事实拒不归还十年前的借款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依据笔迹鉴定结果
2022-05-19【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辟谣“答”人丨这些防疫知识题你能答对几道?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今日推出 辟谣“答”人系列闯关游戏之 #这些防疫知识题你能答对几道# 准备好了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答题 看看自己的识谣能力吧 Let
2022-04-2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1000元可代办上海疫情通行证?谣言
近日,一段“代办上海疫情通行证、一千块钱一张”的聊天记录,以及一段“普陀区麦德龙采购者众多”的视频在圈群传播。有网友猜测,由于有人代办通行证,才出现
2022-04-07【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线上培训“画大饼” 各环节隐藏重重陷阱
在线职业培训持续升温,“拿到职业资格证后可以兼职挂靠”成为吸引学员报名职业培训的一大噱头。然而,与市场走高相伴生的却是行业乱象屡有发生。从报名到考试的各个环节,隐藏着重重陷阱。
2022-03-31【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贵州一学校刮起龙卷风?权威解释来了
3月9日中午12时许,毕节市威宁县晴空万里,一学校露天停车场上,突然刮来了一股小旋风,且越卷越大,越卷越高,最终形成了一个高达10余米、不断移动的圆柱形,足足20分钟后才消失,所幸没有造成损失。
2022-03-23【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骗子自述:演“高富帅”骗人几个月,我累了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有不少犯罪团伙和诈骗分子,藏在缅甸等国,隔着千山万水,进行这样或者那样的诈骗,然而你知道吗,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太想回国,也遭遇了骗局
2022-03-20【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
最高检点名“老夫少妻”恶搞事件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作为报告的起草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马骐就报告中提到的“老夫少妻”网络恶搞事件进行了解读。2022-03-11【以案说法】
阅读更多
本栏推荐
